家人们,最近后台全是问楼市的:“房价到底稳了没?”“是不是又要涨了?” 今天不绕弯子,给大伙扒扒最近最火的说法 —— 房地产进入了 “慢调期”股票配资在线炒股配资,粤开证券的大佬说,等两个关键数到位了,市场就真的稳了。
先把事儿说明白,这 “慢调期” 到底是啥样?以前楼市要么疯涨要么急跌,现在不一样了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摆在这:2024 年四季度开始,全国新房销量、销售额都开始涨了,深圳、广州那些地方,新房卖得比前年同期多了一倍还多。但你别以为是回到了 “抢房时代”,北京、上海的涨幅也就百分之十几,大部分城市只是不跌了,甚至还在慢慢晃。罗志恒说的那两个 “关键数” 更实在:一个是 “房价收入比”,就是咱普通家庭不吃不喝买套房要花多少年;另一个是 “租金收益率”,买套房靠租金回本得多久。现在这俩数正往 “合理” 上靠,等到位了,市场就真稳了。
那为啥会进入这种 “慢调期”?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全是政策和市场拧着劲调出来的。先说政策这只 “手”,从去年开始,降首付、降利率、取消限购,一套 “组合拳” 打下来,首套房首付和利率都创了新低。就拿北京来说,五环外不限购了,公积金贷款还加码,通州的楼盘小户型都卖空了,销售经理忙得饭都顾不上吃。更关键的是 “保交房”,以前大伙怕烂尾不敢买,现在政府盯着房企交房,心里的石头落地了。还有城中村改造给的货币化安置,不少人拿着钱去买房,供需慢慢就平衡了。
再看市场这只 “手”,房企终于不瞎盖了。以前不管好坏都敢建,现在都在搞 “好房子”,北京通州有个项目,预留了智能家居的位置,开盘就热销,去化率都快三分之一了。而且库存也在降,从 3 月份到 8 月份,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 6 个月减少,说明市场能慢慢消化掉存量了。这一冷一热之间,房价就没法像以前那样 “蹦跶”,只能慢慢往合理区间靠。
这种 “慢调稳” 会影响到咱普通人吗?太影响了!先说租房的朋友,以前租金跟着房价疯涨,现在租金收益率往合理走,意味着租金和房价能对上了,不会再出现 “租个小单间比还房贷还贵” 的离谱事。再看有房的,不用天天刷房价焦虑了,住建部都说了,稳定的市场能保住咱的资产价值。最明显的是周边行业,楼下的装修店、家电城生意明显好了,我一个做瓷砖的朋友说,今年订单比去年多了三成,这都是楼市稳了带起来的。
但咱得说句实在话,这 “稳” 不是全国一刀切的稳。我特别认同罗志恒的逻辑,但得加一句:这俩指标 “合理” 是分地方的。深圳、广州这种人口净流入的城市,成交量都涨了一倍多,指标先到位,市场先稳;但那些人口往外跑、产业又不行的三四线城市,库存还堆着,回稳还得熬一阵子。别听人瞎忽悠 “全国楼市都回暖了”,你去县城看看,不少小区晚上还是黑灯瞎火的。
还有个扎心的真相:这波调整本质是 “挤泡沫”,挤掉的是炒房的水分,留下的是居住的本质。以前买房靠 “赌涨”,现在得看 “值不值”—— 每个月的房贷能不能覆盖租金,一家人的收入能不能撑起房价。罗志恒说的 “指标合理”,说白了就是让房子回归 “住的地方”,而不是 “赌的筹码”。
可能有人会问:“这稳了之后,日子会变好吗?” 我觉得会,但得有耐心。政府工作报告都写了要 “持续用力推进止跌回稳”,不是三分钟热度。政策会慢慢落地,就业和收入上来了,买房的底气就足了。但别指望回到 “闭着眼买都赚” 的时代,也别担心会崩盘,这种 “长周期、温和调” 的状态,其实是对普通人最友好的 —— 市场不疯狂,选择更理性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楼市就像咱过日子,太穷不行,太飘也不行。现在这种慢慢往 “合理” 走的状态,虽然没那么多 “一夜暴富” 的刺激,但胜在踏实。那些喊着 “楼市要暴涨” 的,不是想割韭菜就是没看懂行情;那些说 “楼市要崩” 的,是没看到政策托底的力量。咱普通人不用急,就看着那俩数:房价和收入能不能匹配,租金能不能养得起房,这俩事理顺了,日子自然就顺了。
广升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